为了提供一个设计和描述智能网业务结构的框架,ITU-T在建议CS-1中提出了智能网概念模型(INCM,Intelligent Network Concept Model)。INCM由4个平面组成,即业务平面(SP,Service Plane)、总功能平面(GFP,General Function Plane)、分布功能平面(DFP,Distribution Function Plane)和物理平面(PP,Physical Plane),如下图1所示。每一个平面都概括地表达了智能网在各不同层次所提供的能力。
图1:智能网概念模型(INCM)
图中,SF(Service Feature):由SIB组成的业务特征;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业务独立构件,是独立于业务的积木式模块;BCP(Basic Call Process):基本呼叫处理;POI:起始点;POR:返回点;FE(Feature Entity):功能实体;PE(Physical Entity):物理实体;IF(Information Flow):信息流。
●业务平面(SP):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业务,不包含任何与业务实现有关的信息,它定义了IN CS-1的25种业务和38种业务属性。详见《关于智能网能力集1(CS-1)的业务及业务属性》。
●总功能平面(GFP):反映了智能网面向业务设计者所具有的结构,是从总体或网络范围的角度来观察网络功能的模型。在总功能平面中,业务与业务特征用业务独立构件(SIB)来定义。ITU-T定义了14种SIB,详见《关于智能网中业务独立构件(SIB)及分类》。
●分布功能平面(DFP):分布功能平面从分布网络功能的角度来描述智能网的功能分配和SIB的实现。IN CS-1中只定义9种FE,详见下表1。
●物理平面(PP):从网络实施的角度出发观察网络。物理平面由PE组成,智能网的各种功能均需通过PE来实现。IN CS-1定义了8种PE,它们与FE的关系见表2。
由表2可见,智能网的业务由业务平面中的业务属性(SF)构成;SF由总功能平面中业务独立构件(SIB)的连接来实现;而SIB又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FE)配合来完成;FE又由物理平面中物理实体(PE)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