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TM、IP网络QoS分类的对应关系中存在的“矛盾”
ITU-T标准I.356和Y.1541分别规范了ATM网络和IP网络各自的QoS等级划分,以及对不同等级服务的性能要求。其中,在Y.1541《Network performance objectives for IP-based services》中给出的IP网络QoS等级与网络性能目标如表1所示。
表1:IP网络QoS等级与网络性能目标
大家可能会发现,在ATM网络和IP网络的QoS等级定义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IP的QoS等级中有两个等级(等级0和等级2)要求单向传送时延的上限是100ms,而ATM网络的QoS等级定义中最严格的ATM信元传送时延是400ms。因此,在IP over ATM的网络应用中,如何保障100ms的性能目标?
欲了解ITU-T I.356规定的QoS分类指标的请进入。
为此,负责规范上述标准的ITU-T SG13研究组进行了讨论并得出结论:ATM网络中QoS等级的定义是基于27 500 km参考连接的,而IP网络定义的IP QoS等级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因此在长程ATM连接情况下有可能不支持所有的IP QoS等级,但也没有必要支持;另外,也不需要将Y.1541中的QoS等级与I.356中ATM QoS等级进行严格的对应。实际上,在目前的网络应用中,已经很少采用IP over ATM这种协议层次来构建长途干线网络了。
2、ATM网络的QoS分类对IP QoS的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ATM技术来承载IP业务的情况是存在的,因此,有必要定义一种在这种应用情况下,上下层之间性能参数和QoS分类的映射关系。
在Y.1541的附录1中介绍了将IP网络性能参数位于ATM QoS等级指标(ITU-T I.356定义)之上时的映射分析,如表2-1和表2-2所示。分析的目的是当在下层采用ATM作为传输层时,能够正确评估所获得的IP层的性能。由于分析中没有考虑路由器,因此所列举的IP性能数据是可能达到的最佳性能。当有中间路由器时、IP性能将会有所下降。
表2-1:ATM QoS业务等级1和2与IP分组丢失率(IPLR)的对应关系
表2-2:国内网段上的数据流和端到端数据流的IP分组传输时延
若要详细了解Y.1541建议书内容的请具体查阅下附件。
附件:Y.1541(12/2011)《Network performance objectives for IP-based services》
欲进一步了解ATM 论坛的ATM业务分类和ITU ATM QoS分类对应关系的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