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由通用串行总线开发联盟(USB Implementers Forum,简称USB-IF),开发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即USB主机与USB设备间的互联,实现其间的数据信号互相传输,还可实现USB主机向USB设备供电(直流)。其接口连接器包括插接件(含插座与插头)和数据传输电缆)。当时开发该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连接,该总线技术既实现接口的统一,关键是能够实现“即插即用”,这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绝好的前景。
欲更多了解USB接口的原理及特性的请进入。
USB-IF最初开发的是USB1.0总线规范,传输的数据速率较低,可以实现诸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等外设的连接。而后,USB-IF又推出了USB1.1总线规范,使数据的传输速率得到了一次提高。在2000年4月USB-IF又发布了USB2.0总线规范,使数据的传输速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是USB1.1的40倍,可实现更多的外设的连接接入,诸如高速硬盘、彩色打印机等。同时由于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该总线技术不仅用于计算机与其外设的连接,还可用于通信设备和电子终端的连接。关键是USB2.0向后兼容USB1.0/1.1,使得逐步的取代了USB1.0/1.1,USB1.0/1.1总线技术已很少有使用了。随着USB-IF的持续的研究,又陆续推出了USB3.0、USB3.1和USB type-C的总线规范。这些不同规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当然还有其它性能的提高),目前的USB type-C规范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Gbit/s。由于USB总线技术的推出和不断的发展,已基本上取代了原来计算机所用的其他串口或并口。理论上USB接口可用于连接多达127个外设。其USB总线技术的有关特性详见下表0,包括USB1.0到USB type-C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最大输出电流,及其它们的推出时间等。
表0:USB总线技术的有关特性
1、USB1.0/1.1接口连接器
USB1.0/1.1接口使用的是一个长方形4芯的物理连接器,它分为A系列和B系列两种类型,如下图1-1所示。A系列是为保持永久连接而设计的,计算机上常用的就是这种类型。USB接口的插脚的分配及接口电路的定义如下图1-2所示,共有4个脚针。USB接口的符号常用下图1-3来表示。
图1-1:USB接口外形示意图
图1-2:USB接口的插脚的分配及接口电路的定义
图1-3:USB接口的符号
2、USB2.0接口连接器
USB2.0接口连接器继承了USB1.0/1.1接口连接器的形式,开始也分为A系列和B系列两种类型(4个脚针),主要还是用于计算机与外设的连接。后来又推出了Mini-USB和Micro-USB两种小尺寸接口连接器,Micro-USB的尺寸比Mini-USB更小。这种小尺寸接口连接器主要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这种小尺寸接口连接器的脚针(Pin)变为5个,其脚针图分别详见下图2-1和2-2(它们有A型和B型之分),其脚针的定义及色谱详见下表2-1。图2-3为它们的外形图。
图2-1:Mini-USB接口脚针图
图2-2:Micro-USB接口脚针图
图2-3:Mini-USB与Micro-USB接口外形图
表2-1:Mini-USB与Micro-USB的脚针定义
注意在实际使用时,作为数据连接线,可以是一端为USB1.0/1.1接口连接器(即4个脚针),而另一端可以为Mini-USB或Micro-USB。
3、USB3.0/3.1接口连接器
USB3.0和USB3.1接口连接器的脚针及定义是相同的,它采用了9脚针设计,为了向下兼容USB2.0,其中四个针脚和USB 2.0的形状、脚针定义均完全相同,另外5根是专门为USB 3.0的传输加速。USB3.0/3.1接口连接器(包括插头与插座)外形结构较多,分为A型、B型、Powered型、Micro-A型和Micro-B型等等,它们的脚针定义详见下表3。
表3:USB3.0/3.1接口连接器的脚针定义
4、USB type-C接口连接器
USB type-C总线规范是USB3.1规范的改进,也有称其为USB 3.1 Gen 2。USB Type-C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支持正反面盲插。因此它所有的脚针增加为24个,分为上(A1~A12)、下(B12~B1)两层排列,如下图4-1所示。上下两层的脚针的定义是相同的,只是排列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支持了正反两面盲插。由于该接口连接器制作的非常纤薄,成为计算机用或通信设备用USB接口的发展方向,其外形示意图如下图4-2所示。
图4-1:USB type-C接口连接器脚针图
图4-2:USB type-C接口连接器外形图
由图4-1知,在每一层中,与USB3.0/3.1接口连接器的脚针相比,多了通道配置(Channel Configuration)信号脚针(CC1或CC2),用于功能协商。上述信号确定接口插入方向,并用于协商接口上的供电功能、替代模式和外设模式。另外,所多出的脚针(GND、VBUS和SBU)是为了支持供电转换。USB Type-C接口默认的5V供电向后兼容之前的USB接口。有了这些脚针可使USB Type-C接口最高可支持20V的电压以及5A的电流。
上述介绍了各规范USB接口的连接器的形式、脚针的电路定义,那么与其插头相连接的是数据传输/供电的综合电缆,简称数据传输线,综合电缆的技术要求应与相应的接口相适应的。
欲更多了解USB接口数据连接线技术要求的请进入。
欲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所用通信接口及特性的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