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考虑到接入网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较为复杂,过电压过电流防护问题是接入网设备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依据ITU-T的K.45建议书(一致性成都为非等效(NEQ)),同时参考了K.20、K.21和K.44建议书,并结合我国接入网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082《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规定了我国接入网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包括室内型设备和室外型设备,不包括用户终端设备)的过电压过电流防护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其目的是使接入网设备(这里主要是指有线接入网设备)具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以保障接入通信网络设备安全及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下述重点简要介绍该标准中关于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的内容,若要详细了解该标准具体内容的请查阅下附件,
附件:YD/T 1082-2011《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注意:YD/T 1082标准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于2000年,即YD/T 1082-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目前在2011年进行了第1次修订。依据修订的内容,修订后的标准名称应变为YD/T 1082-2011《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即修订版已删除了“基本环境适应性”的相应内容。然而,出版的标准名称仍然使用了原版的名称。另外,新版标准新增了接入网设备应用环境的分类和设备端口的类型等内容。
一、相关概念
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是基于下述相关设定的:
1、设备的运行环境分类
接入网设备的应用环境按照恶劣程度差异分为三类:Ⅰ类环境、Ⅱ类环境和Ⅲ类环境,YD/T 1082给出具体的划分规则。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是根据这三类运行环境分别给出的。实际上,Ⅰ类环境是指接入网设备处于机房环境的,包括通信机房(局端或远端机房)环境、远端的楼宇内机房环境和室外微机房(包括室外机柜、户外集装箱等)环境。Ⅱ类环境是指接入网设备处于用户或商业楼宇内的楼道、壁井、配电间、地下室等环境。Ⅲ类环境是指接入网设备完全处于户外的物理设施环境,属于高暴露环境。其接入网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可参考下图1-1。
图 1-1:接入网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2、设备的端口类型
端口(Port)是过电压过电流抗力测试的最小单元,也是物理连接器中具备独立业务功能的最小单元。接入网设备的端口分为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两大类型。内部端口只在接入网设备内部布线,内部端口由于内部线缆的感应,可能遭受瞬态过电压或过电流。外部端口连接的线缆直接或间接(如隔离器)连接到接入网设备之外的线缆的端口,外部端口由于外部线缆的感应,可能遭受到电力线故障或雷击危害。接入网设备的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的种类如下图1-2所示.
图 1-2:接入网设备的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的种类
二、技术要求
1、性能判据
YD/T 1082首先规定了技术项目测试时的性能判据要求,包括性能判据A和性能判据B两种。性能判据A是指被测设备(EUT)经过过压过流试验项目应能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此时各端口的通信功能正常;性能判据B则是指此时设备可能出现安全失效,但仅是影响与测试直接相关的局部范围内。
2、试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在YD/T 1082的表1~表3中,分别规定了Ⅰ类、Ⅱ类和Ⅲ类运行环境下接入网设备的外部和内部端口试验项目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其表4规定了Ⅰ类、Ⅱ类和Ⅲ类运行环境下接入网设备壳体的试验项目和技术要求。表1~表4的每一个试验项目,应根据端口类型和测试类型确定适用的测试量级、性能判据和试验方法。YD/T 1082的表1~表4的名称详见下表2-2;YD/T 1082的表1~表4的具体内容详见该标准的第5章,其试验方法详见该标准的第6章,即见该文的附件。
表 2-2:YD/T 1082的表1~表4的名称
另外,关于GB/T 21545的要求
我国国家标准GB/T 21545《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导则》等同采用(IDT)了ITU-T建议K.11《过电压和过电流的防护原则》,给出了危险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起源、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方法、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常采用的保护器件类型及参与影响分析等内容。那么,对于接入网设备也应遵循此防护原则。
欲详细了解GB/T 21545标准内容介绍的请进入。
欲进一步了解接入网安全防护要求的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