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根据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2-2009要求,对于水平布线子系统和主干布线子系统所使用的线缆包括光缆和对绞对称电缆。光缆中使用的光纤又包括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又可分为OM1、OM2、OM3类型光纤;单模没有对类型提出要求,但从给出的指标看出,应是采用的OS1类型的单模光纤。而根据GB 50311-2016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可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类别为OM1、OM2、OM3和OM4),标称波长1310nm和1550nm(OS1),1310nm、1383nm和1550nm(OS2)的单模光纤。可以看出,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对光纤的使用有了不一样的分类方法,下述介绍这些光纤类型。
一、概念
我们知道,光纤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法种类有多种,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IEC、ITU-T等。对于命名为A或B类别的光纤是IEC 60793-2标准按按光信号在光纤内的传输模式进行规范的。对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光纤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的ISO/IEC 11801-1标准,两者命名的类别是由对应关系的。
欲详细了解光纤的分类方法及命名方法介绍的请进入。
ISO/IEC 11801在2002年9月正式颁布了新的光纤标准等级,将多模光纤重新划分为OM1、OM2和OM3三种类型,将单模光纤划分为OS1和OS2,后续版本的11801-1标准中又陆续给出了OM4、OM5类型的多模光纤和OS1a类型单模光纤。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在一定的长度距离内、在不同的光波段下,以支持一定速率的传输带宽。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两个性能指标:传输衰减限值(单位:dB/km)与最小模式带宽(单位:MHz×km);当然对于多模(OM)光纤还在于其纤芯直径有所不同。
二、光纤类型的指标
下述介绍的光纤(OF)要求应是指成缆后的光纤传输性能要求,不同类型的光纤主要是体现在传输衰减限值(单位:dB/km)和最小模式带宽(单位:MHz • km)两项指标要求上。
1、GB 50311-2016的要求
我国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建设标准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参照ISO/IEC 11801给出了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多模光纤(OM1、OM2、OM3和OM4)和单模光纤(OS1和OS2)的衰减值应符合下表2-1-1的规定;其给出了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多模光纤(OM1、OM2、OM3和OM4)的最小模式带宽应符合下表2-1-2的要求。
表2-1-1: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各类型光纤的衰减值要求
表2-1-2: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各类型多模光纤的最小模式带宽要求
根据GB 50311的要求,表2-1中的OS1和OS2是指光纤成缆后的两种光缆链路类型。OS1指的是室内应用光缆(紧套光缆),OS2为室外应用光缆(松套光缆)。
另外,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2中,也有上述相应要求,但所给定使用的光纤类型种类与GB 50311相比相对较少。
欲详细了解上述标准具体要求的请进入:GB 50311;YD/T 926.2
2、ISO/IEC 11801的要求
但在2017年版的ISO/IEC 11801-1《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线 第1部分 通用要求》第9.5节中,要求使用的光纤类型有:OM3、OM4和OM5多模光纤和OS1a和OS2单模光纤,它们的衰减限值要求,详见下表2-2-1;其OM3、OM4和OM5多模光纤最小模式带宽要求详见下表2-2-2,表中还给出了在953nm波长时的相应要求。OM3、OM4和OM5分别遵从于A1a.2、A1a.3和A1a.4类光纤,OS1a和OS2遵从于B1.3或B6光纤,成缆后OS1a用于室内,OS2用于室外。
表2-2-1:OM3、OM4、OM5、OS1a和OS2光纤的衰减限值要求
表2-2-2:OM3、OM4、OM5多模光纤的最小模式带宽要求
另外,在其附录F中也给出了ISO/IEC 11801-1的早期版本中要求使用的OM1、OM2和OS1类型光纤的规范要求(包括衰减限值与最小模式带宽),具体详见下表2-2-3中。
表2-2-3:早期使用的OM1、OM2和OS1类型光纤的规范要求
3、GB/T 18233.1-2022的要求
我国国家标准GB/T 18233.1-2022《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对ISO/IEC 11801-1:2017国际标准的国内转化(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MOD))。在其第10.5节中,同样给出了OM3、OM4和OM5多模光纤和OS1a和OS2单模光纤的衰减限值要求,详见下表2-3-1;同样给出了多模光纤OM3、OM4和OM5的最小模式带宽要求,详见下表2-3-2。由表看出,GB/T 18233.1-2022标准对于光纤的传输性能要求是与ISO/IEC 11801-1:2017标准的要求完全相同的。
表 2-3-1:GB/T 18233.1对成缆光纤(OMn类和OSn类)的最大衰减要求
表 2-3-2:GB/T 18233.1对成缆多模光纤(OMn类)的最小模式带宽要求
在GB/T 18233.1-2022中还对OMn类和OSn类光纤的机械特性和环境特性提出了要求。若要详细了解GB/T 18233.1-2022标准中关于OMn类和OSn类成缆光纤上述性能要求的请查阅下附件。
附件:GB/T 18233.1-2022标准关于要求的原文
欲具体了解GB/T 18233.1-2022标准具体内容的请进入。
三、关于11801-1类光纤与60793-2-x类光纤分类的对应关系
我们知道,对于A类别光纤和B类别光纤的性能要求分别是由IEC 60793-2-10和IEC 60793-2-50标准所规范的。
1、多模纤
在GB/T 18233.1-2022与ISO/IEC 11801-1:2017标准中都指定:OMn多模类OM3/4/5成缆光纤应使用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其光纤应具有标称50/125μm(纤芯直径/包层直径)和数值孔径。而该类光纤正好对应符合IEC 60793-2-10标准(国内对应标准为GB/T 12357.1)的A1a.2、A1a.3和A1a.4光纤的要求。在我国标准GB/T 12357.1-2015中给出了A1各子类与OM1~4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该标准版本较早,没有给出OM5(即对应于A1a.4),详见下表3-1-1。同时GB/T 12357.1-2015还给出A1各子类与OM1~4类之间的最小模式带宽的对应关系,详见下表3-1-2:
表 3-1-1:A1各子类与OM1~4类之间类型的对应关系
表 3-1-2:A1各子类与OM1~4类之间最小模式带宽的对应关系
欲更多了解A类别光纤类型与特性简介的请进入。
2、单模纤
在GB/T 18233.1-2022与ISO/IEC 11801-1:2017标准中同时指定:OSn单模类OS1a和OS2成缆光纤应使用符合IEC 60793-2-50标准(国内对应标准为GB/T 9771系列)的B1.3(G.652D)或B6(G.657)类别要求,并成缆后,OS1a用于室内,OS2用于室外。同时,预计当成缆纤的弯曲半径小于25mm时,建议使用B6光纤。
欲更多了解B类别光纤类型与特性简介的请进入。
另外,在2024年发布的通信行业标准YD/T 2963-2024《信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场景与要求 数据中心》的附件D中给出了各种类单模与多模光纤的对应关系,包括ISO/IEC 11801-1、IEC 60793-2、ITU-T和我国国家标准之间的对应,分别详见下表3-n-1和表3-n-2。表中比上述介绍的对应关系更全面些。 表 3-n-1:各种类多模光纤的对应关系 表 3-n-2:各种类单模光纤的对应关系 欲详细了解YD/T 2963-2024表标准内容的请进入。 欲进一步了解综合布线系统中光纤布线系统与光纤分类的选用的请进入。
344.3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