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商定批准,新华社授权于2021年3月12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而编制,《规划纲要》阐明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该《规划纲要》内容共由十九篇、六十五章所组成,内容相当宏大。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曾发布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 44号),但“十四五”时没有再专门发布此类规划纲要,而是整合于上述的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中。下述介绍其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相关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规划的内容,它主要体现于“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我国的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领域。以供通信人了解。
欲具体我国“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相关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内容的请进入。
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
在《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中,其中给出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即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注: 2020年的比重为7.8%)。
2、科技前沿领域攻关的内容
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二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中指出: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关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科技项目攻关的内容详见下表2中。
表 2: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科技前沿项目攻关的内容
3、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在《规划纲要》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该篇共四章,尤其是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中:
其第一节《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中指出: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其第二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中指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其第三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指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为此,《规划纲要》给出了要优先发展的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具体内容详见下表3中。
表 3:《规划纲要》确立的优先发展的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4、重点数字化应用场景
在《规划纲要》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中指出:在优先发展的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基础上,要重点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其数字化应用场景有: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等十大应用场景。
欲进一步我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内容的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