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按语音编码速率分类,语音编码一般可分为高速率(32Kb/s以上)语音编码、中速率(4.8Kb/s~32Kb/s)语音编码和低速率(4.8Kb/s以下)语音编码,及变速率语音编码。
目前,以国际电信联盟标准部(ITU- T)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机构和组织提出了大量的国际语音编码标准建议,了解这些语音编码标准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学习、掌握和应用语音编码知识。但大量的国际语音编码标准又让读者很难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这些标准的全貌,绝大多数读者只是了解这些标准的一部分,而十分需要一个完整的语音编码国际标准资料。基于这个原因,这里以编码速率为主线将目前已公布的国际语音编码标准中的各种编码技术进行较详尽的比较。
欲了解下述提到的各种编码算法名称的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的请进入。
1、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高速率语音编码的编码速率在32Kb/s(含)以上,它具有适应能力强、话音质量好和抗噪性能强等优点,一般用于具有较高传输带宽的通信系统中。对于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目前主要是ITU-T所制定的,表1给出了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相关数据,包括编码算法、编码方法、复杂度、主观评定值、时延等参数。
表1: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ITU-T)的编码技术
2、中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中速率语音编码的编码速率在4.8Kb/s~32Kb/s之间,它一般采用混合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表2给出了中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包括ITU-T、ETSI 、TIA等)的相关数据。
表2:中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3、低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低速率语音编码的编码速率在4.8Kb/s(含)以下,它在现代通信的各个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表3给出了低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相关数据(2.4Kb/s以下速率的语音编码目前很少有公认的国际标准)。
表3:低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欲进一步了解几种低速率语音编码器合成语音质量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的请进入。
4、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除了上面介绍的高、中和低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以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及其对语音编码技术的进一步要求,变速率语音编码技术被推到了前台。各种通信机构和组织相继推出了不同的变速率语音编码技术标准,主要包括Qualcomm公司的码激线性预测(QCELP)、增强型变速率编解码器(EVRC)、自适应多速率(AMR)、自适应多速率宽带(AMR- WB)和可选模式声码器(SMV)5种算法标准。表4给出了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相关数据。
表4:变速率语音编码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
欲更多了解关于语音编码知识的请进入:相关标准化组织语音编码标准;常用的语音编码的相关特性比较;语音及音频编码技术的性能比较;语音编码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