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送网络(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是分域组成的,即由不同的管理域所组成。单个管理域可以由单个设备商的OTN设备组成,也可以由运营商的某个网络或子网络组成,域间物理连接采用域间接口(IrDI,Inter-Domain Interface), 域内物理连接采用域内接口(IaDI,Intra-Domain Interface)。关于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主要是指域间接口(IrDI)。在适当时,其规范的内容要求也可使用于IaDI。
欲更多了解光传送网络(OTN)介绍的请进入。
ITU-T建议G.959.1规范了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在我国,对ITU-T建议G.959.1的国内转化标准是通信行业标准YD/T 1634,它等同采用(IDT)了ITU-T G.959.1建议。之所以规范IrDI的技术要求,目的是提供OTN网络的横向兼容性(多运营商系统与设备的互通)。下述对这些标准情况给以介绍。
一、ITU-T建议G.959.1
1、G.959.1建议的历史
G.959.1建议《光传送网络物理层接口》的第1次批准发布是2001年的2月9日,目前已经历了7次修订,现在的最新版本是2018年的版本(第8个版本)。历次版本的发布时间汇总在下表1-1中。
表1-1:G.959.1建议的版本情况
2、G.959.1建议的内容
ITU-T G.959.1建议为可能采用波分复用(WDM)的光网络提供物理层域间接口(IrDI)的规范。光传送网络(OTN)中的IrDI由单向、点对点、单通道和多通道线路系统提供。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使横向兼容的接口能够跨越两个管理域之间的边界。IrDI规范了包括局内、短距和长距的应用,且不带线路放大器。2018年的版本包括适用于FOIC2.4(200G跨越4个物理通道)和FOIC4.8(400G跨越8个物理通道)的多通道接口。该建议的主要内容是由10章、2个附录和7个附件组成。若要详细了解该建议具体内容的请查阅下附件1。
附件1:G.959.1(07/2018)《光传送网络物理层接口》
欲详细了解IrDI相关技术要求的请进入:接口的应用代码及分类;接口基于应用的参数及值
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634
1、2007年版本
当时的我国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4月16日发布了YD/T 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后在2016年7月1日被YD/T 1634-2016所代替。YD/T 1634是ITU-T建议G.959.1的国内转化标准,YD/T 1634-2007版本等同采用了G.959.1建议的2006年版本(其第3个版本)而编制的。
该标准规定了可以应用WDM技术的光网络物理层域间接口(IrDI)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分类、接口兼容能力、光接口参数的定义、光接口参数值及光安全考虑等内容。适用于符合ITU-T G.709/Y.1331的光传送网(OTN)物理层域间接口(IrDI),也适用于与ITU-T G.871/Y.1301规定的光传送网(OTN)不兼容的非光传送网(non-OTN)物理层域间接口(IrDI)。对于非OTN IrDI,不要求具有OTN管理功能。适用于没有线路光放大器的局内、短距离和长距离的系统。适用于光支路信号是数字信号,不适用于光支路信号是模拟信号的情况。该标准不包括光监控通路的相关内容。该版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0章和9个附录,其章、节和附录名称详见下表2-1。
表2-1:YD/T 1634-2007的目录
2、2016年版本
由于G.959.1建议的不断修订更新,YD/T 1634也理应随之修订,于是,我国工信部于2016年4月5日发布了第1次修订版本,即YD/T 1634-2016《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并于201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代替了YD/T 1634-2007。YD/T 1634-2016版本等同采用的是G.959.1建议的2012年版本(其第6个版本)。
该版本的内容摘要与适用范围同上述2007年版本,与2007年版本相比,其主要变化汇总于下表2-2中。该版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由10章和9个附录所组成,其章、节和附录名称同表2-1。若要详细了解该标准具体内容的请查阅下附件2。
表2-2:YD/T 1634-2016与YD/T 1634-2007相比的主要变化
附件2:YD/T 1634-2016《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
三、我国通信工程建设标准YD 5208
我国从2014开始发布了OTN的工程建设标准,即YD 5208-2014《光传送网(O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其中也有对IrDI技术要求提出的规范,包括应用代码与应用分类、基于应用的参数值等。
欲详细了解YD 5208标准具体内容的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