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增列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将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区域战略、产业链布局、技术逻辑三个视角论述数据要素跨域流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数据要素跨域流通已经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在能耗、用电成本、网络延时、资源共享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基于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三层次分析框架探索性提出“东数西算”构想,为构建完善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格局提出政策建议。
欲具体了解“东数西算”工程介绍的请进入。
●关键词:
数据要素;东数西算;跨域流通;数据流通;数据治理;数据中心;算力
●作者简介:
王建冬、于施洋、窦 悦: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文章来源:
摘编自《电子政务》2020年第3期
●文章目录:
一、数据要素跨域流通的三重视角
1、区域战略视角: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2、产业布局视角: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推动中西部数字经济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
3、技术逻辑视角: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缓解当前我国算力资源布局失衡和未来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的根本出路
二、我国数据要素跨域流通的现状及问题
1、发展现状
2、存在问题
三、“十四五”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通的建议
1、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
2、优化改进区域间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管理机制
3、建立与“东数西算”相适配的“国家数网”体系
4、产业层面,强化引导数据要素跨域流通的制度设计
四、结语
●文章内容:
363.5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