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1、无线接入系统简介
无线接入系统是由移动终端(UE)和基站系统组成,基站系统往往包括基站(BS)、基站控制器(BSC)、鉴权中心(AUC)和用户数据库(UDB)等网元。UE通过空中接口与BS相连,BSC通过V5.2接口与本地交换机(PSTN)相连,实现终端用户的业务的接入。其无线接入系统的示意图可用下图1-1表示,是一种典型的点到多点的拓扑网络结构。如在我国,大家熟知的无线电接入系统的应用,就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SCDMA系统,在当初我国的无线市话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用来组建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的无线专网,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及互联网等业务的接入。
图1-1:无线接入系统的框图示意
欲详细了解400MHz/1800MHz无线接入系统技术要求的请进入。
2、指配于无线接入系统的工作频率的历史情况
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对于我国无线接入系统工作频率的指配,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
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指配的是450MHz频段,即当时典型应用的是“450MHz CDMA系统”,主要适用于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无线接入,是其频谱范围在450.5~452.5MHz/460.5~462.5MHz的FDD双工方式。后来由于450~470MHz频段被ITU-R推荐于实施IMT系统的频率规划,我国在2002年10月22日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强450~470MHz频段管理的通知》(信无函[2002] 127号)中停止了450~470MHz频段的工作频率的指配,当然包括了“450MHz CDMA系统”,该系统从此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1998年,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又指配了1800MHz频段作为无线接入系统的工作频率,当时只指配了5MHz带宽,后来又变更扩展为20MHz带宽,主要用以组建公用网,特殊情况也可以组建专用网。在2004年又指配了400MHz频段为无线接入系统所使用。1800M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用于城市;400M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用于农村。事实上,指配这两个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也有大力扶持我国自主研制的SCDMA标准的移动无线系统之意。我们知道,SCDMA系统的研制起源于1995年,1996年 SCDMA移动通信试验原型系统在北京通县演示成功,1997年 SCDMA通过原邮电部认定。再有2002年又叫停了450MHz CDMA系统。
下述依据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关于400MHz和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无线电管理文件,介绍其工作频率的指配及其相关管理要求。
二、1800MHz频段
1、5MHz工作带宽
在1998年,为适应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满足无线接入业务的需要, 根据我国频率划分和国际电联频率划分的有关规则, 结合我国频谱使用的实际状况,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规划的通知》。该《通知》指配了1800MHz频段为时分双工方式(TDD)的无线接入业务所使用,频率范围为1800~1805MHz,工作频率带宽仅为5MHz。由于当时,信产部刚刚成立,所以《通知》要求其频率分配与台站审批,北京地区的由国家无委和北京市无委办实施;京外地区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无委办负责实施。
2、20MHz工作带宽
于2003年9月22日,信息产业部又发布了《关于扩展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段的通知》(信部无[2003] 408号)。该《通知》指出:为适应本地无线接入业务的需求,促进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提高频谱利用率,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频谱使用情况,决定将 1800MHz 时分双工(TDD)方式无线接入系统的工作频率带宽由原规划的5MHz 扩展为 20MHz,即工作频率范围由原来的1800~1805MHz扩展为1785~1805MHz。其载频的中心频率可按250kHz(80个信道)和500kHz(40个信道)的间隔配置,具体配置要求详见下表2-2。
表2-2: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相关频率特性要求(信部无[2003] 408号)
该《通知》要求,扩展后的频段主要用于本地公众网无线接入,对确有需要的本地专用网也可用于无线接入。具体频率指配和无线电台站管理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 电管理机构负责。频率指配原则上自高端开始,在同一地区给同一具有无线接入业务经营权的公众网运营商或专网单位指配的频率带宽一般不超过5MHz。
3、20MHz工作带宽频率的新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5年2月28日发布了《关于重新发布 1785~1805MHz 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使用事宜的通知》(工信部无[2015] 65号)。该《通知》指出:为适应1800MHz频段本地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满足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电力、石油等行业专用通信网和公众通信网的应用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频率使用现状,现重新发布1785~1805MHz频段时分双工(TDD)方式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有关事宜。该《通知》与上述信产部的“信部无[2003] 408号”通知相比,其工作频率范围、系统双工方式没变,最直接的变化是载频的中心频率间隔(信道带宽)配置的变化,在原来的250kHz和500kHz间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MHz、1.4MHz、3MHz、5MHz、10MHz共5种间隔,其主要目的是以支持于本地无线接入系统的宽带业务的接入能力。另外,此时的该频段的无线电干扰由原来与微波通信间变化为与IMT系统间,因此该《通知》要求1785~1805MHz 频段的基站在设台时,与工作于1710~1785MHz频段的IMT系统基站间的耦合损耗应不小于50dB。
鉴于此,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相关频率特性要求与管理要求应以此工信部的“工信部无[2015] 65号”通知为准,前述的信产部两个相关管理文件仅供了解,以知晓其频率管理要求之变迁变化。
欲详细了解上述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相关无线电管理文件汇编的请进入。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在2017年发布了《关于采用竞争性方式开展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使用许可试点工作的通知》(工无函[2017] 350号),首将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引入了竞争机制,也是我国首次创新采用竞争性方式开展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试点工作。
三、400MHz频段
为支持发展农村和边远地区通信,缓解接入困难问题,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实际使用情况,信息产业部于2004年3月12日发布了《关于400MHz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的通知》(信部无函[2004] 85号)。该《通知》又指配了400 MHz频段为TDD方式的无线接入系统所使用,主要应用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用户的通信业务的接入。其工作频率范围为406.5~409.5MHz,工作带宽有3MHz;其载频的中心频率也按250kHz(12个信道)和500kHz(6个信道)的间隔配置,具体配置要求详见下表3。400MHz频段的频率分配与设台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负责实施管理。
表3:4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相关频率特性要求(信部无函[2004] 85号)
欲详细了解4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该《通知》全文内容的请进入。
四、频率的相关管理要求
1、频率使用许可
使用40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频率,通常应向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欲具体了解我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要求的请进入。
2、频率占用费的收取
使用上述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频率应依法缴纳频率占用费,其收取标准按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欲详细了解我国各类业务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收费标准规定的请进入。
3、频率干扰的协调
使用上述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时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避免对其它依法使用的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如1800MHz频段应避免与1710~1785MHz频段的ITM系统间的无线电干扰;400MHz频段系统应避免对射电天文业务(406.1~410MHz频段)、全球应急救险系统卫星紧急示位标通信使用的406.0-406.1 MHz频率产生有害干扰。产生有害干扰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可按规定进行无线电干扰的投诉与查处。
欲详细了解我国无线电干扰投诉与查处管理要求的请进入。
同时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或减轻干扰的产生,使用40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设备(包括基站、直放站及终端等)应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规定的设备射频技术要求。
欲详细了解400MHz/180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设备的射频特性技术要求的请进入。
欲进一步了解我国其它无线电业务频率指配情况的请进入。